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1

   买合甫来提·坎吉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心理督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语言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理事、新疆心理学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心理与学习困难,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1项、全国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子课题1项;主持横向课题2项;共发表论文43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中国特殊教育》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自治区社科优秀奖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43人、博士2人)。

   承担《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专题》《学习障碍专题》等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主讲心理健康相关讲座多场。

2

闻素霞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心理学类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曾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教育硕士教师和自治区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次。   

   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与人格发展:近五年,主持各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主要讲授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发展研究专题等课程。

3

 刘毅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科学》审稿人,新疆心理学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决策心理。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两项。   

   主要承担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4

 焦江丽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自治区“天山英才”第三期人选。

  《心理科学》杂志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认知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心理。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课题一项。在《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两项。    

   主要承担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5

董莉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英才”第二期培养人选,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新疆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新疆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研究中心研究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项,出版著作2部,编写教材1部,发表SSCI和 CSSCI期刊论文10余篇。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一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奖青年佳作奖及新疆师范大学建校40周年“科学研究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主要承担《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发展与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6

王雨晴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访问学者,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成长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研究员。《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技术与应用》等期刊审稿人。目前研究兴趣与领域包括:自我和他人心理的认知与发展机制;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治理;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目前主持国家级项目一项,省部级横向项目两项,已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西省社科项目及其他校级项目共7项,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编写著作/教材7部。

   主要承担教育心理学(双语)、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教学。


7

 李莉莉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委会委员,新疆心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哲学与心身问题。目前主持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哲学动态》、《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

  主要承担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

8

 贾永萍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新疆心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记忆心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获“新疆师范大学教学能手”称号。     

  主要承担心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工作。

9

 刘贵雄  

   博士,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认知、心理测评。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euroscience Letters》、《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主要承担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的教学工作。

10

  刘阳  

   博士,副教授。   

   主要承担《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和《专业外语》等专业课的教学,研究方向为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发展,在《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民族教育研究》等全国核心期刊以及其他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

11

陈瑾  

   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语言与认知发展、特殊儿童认知发展、教师教学行为等相关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各级各类课题6项;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4项。在《Developmental Science》《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Cognitive Development》《中国特殊教育》《基础教育》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承担《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学研究方法》等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

12

  马学海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以阿尔茨海默症、唐氏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抑郁症为疾病模型,应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手段,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家族(USP) 与学习认知、记忆以及心理障碍相关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应用小分子药物进行治疗的相关研究。 主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在SCl期刊发表论文2篇。  

   主要承担《人体解剖生理学》(本科生)、《神经生物学》(研究生)、《心理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生)等课程。

13

 伊力扎提·麦麦提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疆心理学会副秘书长,新疆妇女干部学校客座教授,入选自治区天池博士计划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方向为学习心理机制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在《中国临床心理学》、《中国特殊教育》、《基础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其中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现主持自治区社科基金、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课题等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二参与人荣获厅局级优秀论文奖1项,被自治区科协评为学会工作先进个人、信息报送先进个人等。

   主要讲授《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学习心理专题》、《质性研究方法》、《情绪心理》等课程。

14

 陈珊珊

    博士

    2018年获得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理学博士,先后赴日本东北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日本高知工科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级,直接经费 22 万)1项,参与国防科技创新项目1项(国家级,直接经费 100 万),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部级,直接经费 2000 万),军队“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级,直接经费200万),美国 NIH RO1 课题1项(国家级,直接经费152万美元)。发表SCI文章1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研究方向主要为:意识与意识障碍,睡眠剥夺,老龄化,认知训练,虚拟现实技术,functional MRI技术,脑机交互。   

    主要承担本科生《普通心理学》课程。

15

  郭薇  

   博士在读,副教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哀伤干预项目首批推荐哀伤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与决策。目前主持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一项,先后荣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及校级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主要承担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辅导、健康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16

 马嘉怿  

   博士在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主持校级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一项、教改课题一项,参与项目获新疆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先后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奖项。多次担任国培项目、继续教育班主任,承担团体辅导,沙盘游戏等课程教学;参与制定中学校本教材《生涯航海日志》,负责自我探索篇编辑。   

   主要承担校园心理剧团体辅导、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

17

 高嘉成  

   博士在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认知。目前主持重点实验室项目一项,发表期刊论文一篇。  

   主要承担发展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18

 高约飞  

   博士在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认知。主要承担公共心理学、眼动研究等教学工作。

19

 谢姗珊  

    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临床研究。目前主持校级项目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advance in education research》、《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主要承担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健康教育教法》的教学工作。

20

 邹洁  

   博士,讲师, 

   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实验室实验管理员,目前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新疆心理学会、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眼动技术在认知鉴定领域和决策心理的应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其中CSSCI论文1篇,普刊2篇,另第二作者1篇。曾获“优秀实习支教指导教师”。博士期间参与国家社科项目,和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主要承担实验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21

 陈佳昕  

   副教授,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新疆心理学会副秘书长,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约咨询师。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认知与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主持并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厅局级及校级项目等5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期刊、CSSCI期刊等8篇。

  主要承担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家庭治疗、临床评估与诊断的教学工作。

22

王阳  

   博士在读,硕士,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 特殊儿童脑与语言认知。目前已结题全国教育规划项目一项,自治区教学改革项目一项,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获校有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二)。  

   主要承担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23

艾尼瓦尔

   1991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中国心理健康教育学会新疆分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课程与教学论,在各类期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30多年来主要承担了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等诸多课程的教学工作。

24

 韩娟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心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目前参与了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已结项),正在主持新疆师范大学校级项目1项(在研)。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心理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  

   主要承担心理测量学、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变态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25

   李梅  

   硕士,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认知与决策研究。  

   主要承担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的教学工作。

26

   安外尔·热合曼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深圳大学博士后,2023年新引进的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疾病和心理疾病。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在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JCR一区两篇,JCR二区一篇,中文核心期刊两篇。2023年4月被深圳大学评为优秀博士后出站人员,2023年获得《天池英才》人才项目,经费65万。

27

   马雨薇

    硕士,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现为新疆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学秘书。




28

   刘红丽

   博士在读,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疆心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与亲子养育。目前主持新疆心智发展与学习科学重点实验室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篇。目前在复旦大学就读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

29

   祖力胡玛尔·艾尼完尔

   博士在读,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东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儿童认知发展、科学养育相关。主要承担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教学工作。

30


    尕玉玲

    硕士研究生, 实验岗教师,新疆心智发展与学习科学重点实验室平台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时间知觉、老年人认知特征及其智能手机使用障碍。 参与社科基金2项、校级项目1项、发表论文1篇。主要承担实验心理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31

马燕,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青少年品德发展。参与省部级一般项目 2 项,自治区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 1 项以及校级项目 4 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学探新》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2 篇。

主要承担心理学、心理学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的教学。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991-4110509
邮件:xcl@xjnu.edu.cn
地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观景路100号
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10003677号